今日春分丨春色扶摇 花开为信
春分,也称“升分”
古时又称“日中”
“日夜分”“仲春之月”
是二十四节气之一
春季第四个节气
于每年公历3月19-22日交节。
春意萌动,万物新生
这天太阳直射赤道,南北半球昼夜平分。此后太阳直射点北移,北半球白昼渐长,黑夜渐短,气温回升。
春分的含义 “分”字,有两个含义:一是“季节平分”,意味着从立春到立夏的春季,春分日正好平分了这一季节;二是“昼夜平分”,在这一天,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等长,各为12小时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“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“
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中说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“
春分三候:自然的节奏
春分是太阳黄经一个轮回的开始,此时,阳在正东,阴在正西,由此昼夜平分,冷热均衡。从气候规律说,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,进入春季“桃花汛"期:在东北、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,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。
一候玄鸟至
玄鸟,燕也,高诱曰:"春分而来,秋分而去"说的就是燕子,燕子是季节性候鸟,春分时节也。北方天气变暖,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,衔草含泥筑巢居住,开始新一年的生活。
二候雷乃发声
阴阳相薄为雷,至此,四阳渐盛,犹有阴焉,则相薄乃发声矣;虽说惊蛰有雷声,可是真正多雨的时节是在春分,这时天气转暖,雨水增多,空气潮湿。
三候始电
电,阳光也;四阳盛长,值气泄时而光生焉。故《历解》曰:"凡声,阳也;光,亦阳也。由于雨量渐多,伴随着的是雷声和闪电。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。
春分习俗:传统与诗意
春分,不仅是一个节气,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传统节日。在这一天,人们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,它们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,对生活的热爱,也传递着古老的智慧与文化。
01“竖蛋”游戏
民间流行“竖蛋”游戏,寓意春意盎然、生活圆满。在春分这一天,人们会挑选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。竖蛋成功后,人们会将鸡蛋送给亲朋好友,寓意着生活圆满、幸福安康。
02吃春菜
在岭南地区,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。“春菜”是一种野苋菜,也被称为“春碧蒿”。人们会在春分这天采摘春菜,与鱼片一起煮汤,称为“春汤”,寓意“春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。
03粘雀子嘴
在春分这一传统节气里,农民们会依照习俗煮制一些不包心的汤圆,并用细竹叉精心插好,恭敬地放置在田边地坎之上,这一行为被形象地称为“粘雀子嘴”,寄托了人们防止雀鸟啄食庄稼,期盼丰收的美好愿望。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春分时节,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。人们在田野里奔跑,手中的风筝在蓝天中翱翔,那是自由的象征,也是童年的回忆。风筝,带着人们的梦想,飞向远方,飞向蓝天。